华泰集团通过实施一系列绿色管理制度,培育一线员工的节能减排意识,使企业保持大发展的同时,实现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解说]
去年,华泰公司引进了一条先进的新闻纸生产线,一下子把以前生产一吨纸的耗水量从100多立方米降到了8立方米。不过对于车间主任李国顺来说,却并没有感到轻松。
[同期]
华泰集团纸业公司车间主任 李国顺:“公司考核我们车间,吨纸(耗水)是8立方这个目标值,如果每降低一方,我们能得到2元的实惠,如果高于这个目标值,每高于一方,我们将受到三倍的罚款。”
[解说]
节能与收入的挂钩,直接激发了员工的主动节能意识。在李国顺的带领下,经过技术攻关,车间还相继实施了多盘滤水、蒸汽冷凝回收等多项节能措施,使得吨纸耗水量又下降了2个立方米,仅此一项,每月节约用水量达到8万立方米,整个车间员工每月可获奖励12万元。
李国顺算的是小车间的循环帐,而整个华泰集团算的却是企业和环境的大循环帐。近年来,整个集团投资8亿多,引进烟气脱硫设备和废水处理系统,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沼气,经过改造后用于发电,处理后的废水,再用来灌溉造纸速生林。形成了以纸养林,以林促纸的循环产业链。
[同期]
华泰集团环保总工程师 赵树明:“这两项工艺技术的应用,每年可为我们节约用电360万度,节煤21440吨,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136吨。”
[解说]
先进节水工艺和职工节水意识给华泰一年就带来年节约清水900多万方。近五年来,华泰集团产能扩大了7倍,总用水量却比以前减少了一半,各种排污指标均低于国际先进水平。
[同期]
华泰集团董事长 李建华:“我们华泰一直都把节能降耗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突出抓好清洁工艺的自主开发和员工环保意识的培养,使企业得到大发展的同时,更实现了产业的绿色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解说] 山东台报道。
信息来源:
山东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