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晓理刘莎莎见习记者卢青 酱黄色污浊不堪的造纸废水,通过管道注入蓄水池,翻腾的水面上,大片大片的白色泡沫在风中飞扬,散发出刺鼻的恶臭。在经过过滤-沉淀-暴气-生化过程-二次沉淀等一系列的处理后,排出的褐色废水气味已明显减弱,虽然仍有少许的悬浮颗粒,但水体基本透明。这是证券时报记者在太阳纸业中段水处理厂看到的一幕。 太阳纸业的董秘于是今告诉记者,“处理厂排放达标的废水,将通过管道,送往20公里外的砖厂取土留下的大坑,在那里,废水将得到进一步净化。” 越来越多的迹像表明,大型造纸企业的污水处理成本远低于小企业,而政府“抓大放小”的产业政策将使越来越多的小企业被淘汰出局,行业整合正在加速。 小纸厂面临淘汰 造纸企业长久以来一直是污染大户的代名词,实际上,造纸业的污染主要来自中小企业。 有数据显示,以废水中COD指标(化学需氧量)为例,中小造纸企业的污染物排放量高达90%以上,而产量占中国造纸业40%以上的大型造纸企业,其COD排放量不到全行业排放量的10%,废水及COD排放指标更是远优于国家标准。 以华泰股份( 24.68,1.73,7.54%)为例,该公司在2005年投资8000万元增设的亚洲最大造纸废水厌氧生化和三级深度水处理工程。外排水已达到鱼类存活标准,处理后的达标水全部用于园区绿化和灌溉芦苇、速生林,实现了资源的合理综合利用。记者在该公司污水处理现场看到,外排水的边上,就连着一个小小的池子,里面养着一些鱼。 “造纸业在山东起步早,一开始山东就把造纸领域的环保作为重点来抓。”山东造纸协会有关人士介绍。从“八五”以来,山东省在全国率先有计划地关闭小型麦草制浆生产线,去年以来,山东省政府相继出台了严于国家标准的区域废水排放标准。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山东吨纸耗水在全国范围内是最少的。今年山东省又明确提出要在年底关闭和淘汰5万吨/年以下草浆生产线。 业内人士指出,要减少造纸企业的污染,必须提高产业集中度,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方向发展,将污染严重的小纸厂淘汰出局。 产能过剩促整合 据统计,当前国内仍有3000多家造纸企业,还没有1家企业占全国产能或总收入的市场份额的7%。但在部分产品上,强者的地位已十分突出,金东纸业铜版纸国内市场份额超过50%,华泰股份新闻纸的市场份额接近30%。 随着国内总产能供大于求,造纸企业两极分化的局面将继续演变,行业重组或兼并将加速。事实上,在造纸这样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具有资金优势的某些上市公司也已经败退,如吉林纸业、江西纸业、黑龙股份等,而一些优势企业已经展开一系列的收购,如造纸行业的龙头晨鸣纸业( 10.60,0.31,3.01%)早就开始了国内纸厂的收购。 此外,在消费升级的情形下,小纸厂质量较低的纸品销售半径越来越小,小纸厂虽然在地方保护主义的大旗下省下了环保处理费用,但随着大纸厂规模效应的显现,小纸厂的价格优势已经逐步缩小或者不再存在,在质量和价格的双重挤压下,小纸厂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窄,被淘汰已是大势所趋。 太阳纸业的董事长李洪信表示,通过在技术、环保等方面的努力,公司吨纸综合耗水,已经从早前的70-80吨降到了目前的7-8吨。由于耗水量的大幅下降,相对其他小企业,污水处理的成本也大大降低,分摊到每吨纸,成本比小纸厂要大大降低。 环保机遇 据了解,造纸企业的污水处理大致可以分三个过程:一是碱回收;二是中段水处理;三是造纸白水处理。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由于前期投资和运行成本的缘故,很难做到污水的达标排放。但是对于大企业而言,这些都不是太大的问题。 如碱回收装置,就是将制浆用碱回收再用,该装置可治理80%的污染,其本身可以盈利。记者了解到,华泰股份、岳阳纸业( 27.45,2.40,9.58%)等公司在该环节均已实现盈利。 不管是从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益看,造纸企业的抓大放小已经成为必然,对大企业而言,该如何把握这难得的机遇呢? 华泰集团的孙亚军指出,华泰暂时不会去收购国内的小纸厂,因为这些小纸厂的产能太小,另外纸机也不先进,也不见得与集团的发展思路相关,与其收购他们,还不如另外建设。在谈到华泰扩张的问题时,孙亚军说:“华泰跨出山东是必然的,但不会刻意追求规模。初步的设想,是沿海,或沿着纸业消费量大的区域设立新厂。”晨鸣纸业的董秘郝筠在接受采访则表示,该公司在全国的布点基本完成,现在正在全力做好湛江的浆纸项目。 业内人士指出,优势企业事实上已经得到了政府的扶持并得到了发展机遇,譬如在推进林纸一体化方面,晨鸣纸业就获得了湛江70万吨浆纸的项目,而华泰股份也在5月底宣布,其60万亩造林浆纸项目获得发改委批准。从环保的角度考虑,国家这样做,是以先进的制浆造纸技术、污染治理技术和节水措施,从根本上来取代那些小企业,大大减少水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