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下的华泰生存法则系列报道之三 集团管控——信息化作“保暖内衣”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集团管控已经成为大型企业,特别是跨地区、集团型企业普遍采取的一种有效管理手段,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升现代化管理”战略以来,信息化不仅成为华泰管理提升的“加速器”,助力节能减排的“必杀技”,也成为华泰应对危机寒冬的“保暖内衣”。 作为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点示范企业、省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工业200家重点企业和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企业,华泰是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起步比较早的造纸企业之一,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随着企业的跨越式、跳跃式发展,企业已经成为一个跨区域、多公司、多产业,长供应链的国际化大公司,呈现出集团化、多产业化、跨区域和国际化发展的竞争模式,增上全面信息系统已经迫在眉睫。 美国暴发金融危机后,全球陷入经济萎缩,中国经济形势严峻。但是在华泰看来,危机正是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的良机,在当前形势下,通过实施信息化,强化集团管控体系的建设,提升内部运营效率,实践自主创新和科学发展观,提升企业发展平台,既是必然的选择,又面临难得的历史性机遇。 为此,2008年以来,集团先后与SAP、用友等国内外顶尖的信息化供应商进行了长达一年的交流与培训,并制订了2-3年信息化项目整体规划,计划投入巨额资金,围绕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以加强集团管控能力和整合集团内部供应链业务为主要方向,预建立华泰集团全球范围内统一的管理和业务运作平台,完成从业务层到管理者和决策者的信息化建设,有效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在此基础上,通过部署生产执行系统,实现生产控制、集团管理和经营完全整合,打造一个信息化的华泰集团。 实施企业信息化管理是华泰集团规范管理与高效运营的重要手段。建立集中的、统一的ERP信息化管理平台,把现阶段乃至未来经营与发展的运营思路与管控要求体现在系统中,集合自身优势资源,在运营体系的运作时间、运作效率、运作质量及决策统筹上达到平衡,实现各业务板块间无缝衔接,信息及时、信息透明、信息共享与信息对称,在运营过程中实现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高效协同,体现市场反应时间与速度,创造顾客满意与提高市场占有率,提升企业形象与产品知名度。 或许在经济繁荣时代,企业上信息化只能是锦上添花,而当企业遇到严寒的时候,它提供的就是御寒的棉衣。毫无疑问,在金融风暴的影响之下,制造业企业要想安然地度过这个“冬天”,企业必须得适时调整策略,以前瞻性的思维、进取的姿态,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新的源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