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东营华泰年产25万吨新闻纸生产线经调整后,采用再生纸成功开发出环保型特种教材专用纸。同时,集团总部最后一条草浆制浆系统前不久也成功改造成木浆生产线,总部所有以草浆为主要原料的文化纸生产线全部顺利实现转产,改为以木浆为原料生产无碳复写原纸等高档文化纸类产品,这意味着华泰集团总部已经彻底告别以草浆为原料生产文化纸的时代。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全面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步伐,“十五”以来,公司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调整原料结构,坚持走林纸一体化的发展路子,有条不紊地逐步缩小草浆比例,并制订了在公司总部陆续关闭草浆的计划。原料结构从“九五”末的废纸浆、木浆、草浆“四三三”比例,“十五”期间调整到“六三一”结构,到2006年,草浆比例已不足5%。此次大规模原料结构调整以后,直接在总部结束了草浆生产的历史,实现了向全木浆和废纸纤维的转移。同时也进一步降低了废水中污染物的含量,减轻了公司的环保压力,达到了从源头上消减和控制污染的目的。 根据今年6月4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造纸行业主要淘汰年产3.4万吨以下草浆生产装置、年产1.7万吨以下化学制浆生产线、排放不达标的年产1万吨以下以废纸为原料的纸厂。作为全国造纸业最为集中的山东省目前正在组织彻底普查,统计完毕后下半年将再关闭27万吨不达标草浆小纸厂。看清这一趋势后,公司未雨绸缪,超前规划,有条不紊地完成了产品结构和原料结构调整的准备工作。 记者通过公司生产部、市场部了解到,原草浆纸生产线的产品已从原来中低档书写纸,转为生产高档胶版印刷纸、轻型纸和无碳复写原纸。原料结构调整以后,虽然采用的木浆比草浆增加了原料成本,但是由于产品档次的提高,吨纸利润相反增加了100-300元。以无碳复写原纸为例,该产品主要用于银行、税务以及移动通信公司等的商业票据,目前国内需求量在45万吨左右,而国内产能仅有30万吨,市场缺口较大。目前公司无碳复写原纸的月生产能力达到2000吨,市场价格卖到7000多元/吨,每吨纸的利润达1000多元,较此前的低档文化纸,经济效益不仅没有下降,而且有所提高。此外,由草浆纸生产线改造成双胶纸生产线、高档胶版纸生产线,目前也都进展顺利,使得产品价格有了大幅提高,目前公司文化纸价格已经超过6000元/吨。 关停草浆后将带来巨大的消费缺口。资料显示,2006年我国文化纸产量为1220万吨,消费量为1210万吨,供求基本平衡。预计关停的650万吨中40%为低档文化纸,也就是说,关停产能中有250万吨低档文化纸,即低档文化纸45%的产能将在2008年以前被关闭。出版单位为了应对涨价开始“囤积粮草”,许多出版社的仓库里已装满了纸张,有些则提前预付货款签下大批订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