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理念: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每一个企业必须具备持续创新的能力,只有持续创新,企业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如何确保创新持久,归根结底要靠不断提升企业的学习力。当一个组织学习的速度大于变化速度的时候,它就能够保证内部的变化大于外部的变化,它就永远不会被淘汰。华泰集团作为当今中国造纸行业的发展先锋,近年来,为确保自身在同行业中的持续领先地位,积极致力于创建学习型企业,从激发全员学习热情,增强全员整体素质和专业技能入手,着力培育企业创新源泉和核心竞争力,为企业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华泰集团积极以人为本创建学习型企业,为华泰的腾飞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必将促进企业在新世纪越做越大、越做越强——
员工精神:挑战自我,永不满足
通过在全公司营造“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使员工受其感染,自觉融入并树立自发的学习意识。华泰集团近年来为营造这样一个学无止境、你追我赶、齐头并进的学习环境,一方面定期在各部门广泛组织开展了诸如“技术比武、岗位练兵”、珠算、切纸选纸、车工、焊工等比赛活动;另一方面紧紧围绕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以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安全生产、降本增效为主线,在全公司长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劳动竞赛活动,并专门设立了技术改造、管理创新、提合理化建议、自学成才等多种奖项,鼓励员工努力通过学习发挥自己的专长大胆革新、挖潜增效。对在竞赛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公司将其树为学习的“标杆”,并记入员工考评档案,作为加薪、升迁、住房分配等优先考虑的依据,有力地激发了员工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员工挑战自我、永不满足的学习开拓精神。
用人机制:赛场选马,唯才是举
为使全体员工时刻具备危机感和上进意识,华泰制定实施了员工“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动态管理机制。在选人用人上,坚持“赛场选马不相马”,对所有空缺岗位,均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实行公开报名、演讲答辩、民主评议、择优录取的科学化、程序化管理办法。不问出身,不看情面,不照顾关系,唯才是举,形成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良好用人机制。 对领导干部打破终身制,采用年度考核聘任制。每年年底对所有领导干部进行一次全员民主评议和“德、能、勤、绩”综合素质测评,测评成绩不合格,一律解聘。对重要管理、技术岗位上的工作人员,每月进行一次考核和工作绩效考评,如果连续三个月完不成任务或业务考核不及格,就要调离工作岗位。年末,对全年工作绩效进行考评,考评成绩在后5%的,下岗待业。通过实行这种动态管理机制,使每个人都有了不学习就要被淘汰的危机感,从而自觉自我加压,努力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华泰的学习环境
为了便于员工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和能力,华泰集团先后设立了图书馆,购置了200多万元的各类专业书籍;同时在全公司85%以上的部门和科室全部配备计算机;建成了面积达300多平方米的技术中心办公楼,购置了总价值达1.28亿元的先进科研仪器和设备,并设立了多个模拟实验室,为员工的学习创新提供了便利条件。在此基础上,公司积极鼓励员工参加各类研究生、专业技术资格、自学等多种形式的考试,对于通过考试取得高一级学历和资历者,公司不仅予以承认,而且对于考试费用全部给予报销,极大地增强了员工的学习热情。
华泰的培训机会
在大力营造全员学习文化氛围的同时,华泰集团立足企业的长足发展,针对不同层次员工的素质情况,努力构建科学系统的全员教育培训体系,以为企业发展培养、储备各类专业技术人才。
搭建培训平台——
早在1995年,华泰集团就设置了专职培训部门,专门负责各层次领导干部及员工教育培训计划的制定及落实实施。近年来,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专职培训部门统一制定每一个部门人员的培训计划已不太现实,为此,公司充分发挥基层部门的作用,在每个车间、科室均设置了一名兼职培训干部。专职培训干部主要负责全公司系统性、前瞻性培训计划的制定以及对各部门培训工作的督查指导,兼职培训干部主要负责本部门年度、月度培训计划的制定实施,在全公司形成了专兼职结合、自下而上的教育培训网络。在此基础上,为推动团队学习,华泰充分发挥各部门技术骨干、操作能手在工作中的带动作用,以他们为中心先后在全公司成立了20多个QC小组,使他们在集体攻关创新中通过互帮互助、互相学习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2001年,华泰在全国造纸行业首家建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目前已有三名博士后进站工作。博士后工作站的辐射带动作用,再次为华泰高层次科研技术人才的培养搭建了有力的平台。
完善培训形式——
为增强培训的效果,华泰集团在员工培训过程中采用了校企结合、多渠道、立体化、分层实施的多种培训形式。多年来,华泰集团已先后与人民大学、北京大学、石油大学、山东大学、山东轻工业学院、陕西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学院等二十多家大专院校建立了良好的协作关系。针对企业人力资源现状,灵活采用多种培训形式加强了企业所需各类人才的培训。对各级领导干部及管理人员,主要采用“请进来教、送出去学”、“专题讲座”、“半脱产培训”等形式,重点加强了现代管理理论和一些新知识、新法规的学习,通过培训,重点培养既懂经营又懂管理的各级领导干部和管理人才;对企业发展及新上项目建设所需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则通过“委托培养”、“联合办学”、“传帮带”等形式,有针对性的加以培养。自1997年以来,已先后分三批委托山东轻工业学院、陕西科技大学、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共计培养了制浆造纸、市场营销、电气自动化、企业管理、计算机会计、电厂集控运行等10个专业近350名专业技术人才,为华泰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及今后的技改项目实施进行了充分的人才储备。与此同时,公司还相继与山东轻工业学院、石油大学采用“联合办学”的形式举办了“制浆造纸与自动化控制专业培训班”及“工商管理培训班”,分别对生产一线技术骨干、中层管理人员进行了继续教育,为华泰的腾飞发展积蓄了中坚力量。
优化培训内容——
前几年,华泰集团在员工培训中强调专业化培训,然而随着企业的发展,科学化、现代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人才已没有了优势,而“精一岗,会两岗、学三岗”的知识型员工越来越成为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抢手人才。鉴于此,自2000年以来,华泰集团在培训过程中实施了一人多岗,一人多技,一人多岗“三多”素质工程,着力培养企业发展需要的全能型、复合型人才。针对引进的制浆造纸设备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现状,将制浆造纸、电气、仪表、自动化等知识结合在一起培训;针对近年来从国外引进设备比较多,外文技术资料看不懂就无法进行正常的维修与控制的实际情况,在培训中重点加进了英语培训内容。通过实施“三多”素质工程,优化培训内容,近年来,华泰集团涌现出了许多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小专家”、“小能人”,他们不仅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发挥了骨干带头作用,而且有效促进了岗位优化,精简了人员,提高了工作效率。 |